孔子的名言(汇编15篇)
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,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,名言易于留传,是浓缩的精华。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经典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的名言,欢迎大家分享。
孔子的名言11、有教无类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对人进行教育,不管他是哪一类。
2、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自己不愿干的,不要强加给别人。
3、朽木不可雕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。
4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。
5、礼之用,和为贵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运用礼法时,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。
6、有杀身以成仁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。
7、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主张不同,不相互商量事情。
8、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,就会毁坏整个大事。
9、君子有诸已,而后求诸人。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
译文 自己有善德,才能要求别人行善。
10、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政就是正的意思。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,谁还敢不行正道呢?
11、不患人之不已知,患不知人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,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。
12、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
译文 大学的目的,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,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,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。
13、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他这种聪明,别人能做到,而这种愚傻,别人便难以做到了。
14、《诗》云:“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
译文 《诗经》说:“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,这位姑娘出嫁了,能与婆家和睦相处。”
15、里仁为美,择不处仁,焉得知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,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,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?
16、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,还怎么能事奉鬼呢?
17、当仁,不让于师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,就是老师在前,也不要谦让。
18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,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。
19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,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,亲近了,他们说你不庄重;疏远了,他们又会怨恨你。
20、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,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。
21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,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。
22、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。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,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,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。
23、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。
24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乎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
译文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,努力行善接近仁德,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。
25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,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。
26、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,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?
27、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:远看庄重威严,接触则温和可亲,听讲话则严肃不苟。
28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,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。
29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聪明好学,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,所以称他为“文”。
30、往昔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,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。
31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,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。小人与此恰恰相反。
32、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,整夜不睡觉,去苦苦思索,结果没有益处,还不如去学习。
33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,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。
34、施诸已而不愿,亦勿施于人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
译文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,也不要加给别人。
35、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
译文 任何事情,有准备就能成功,没准备就会失败。
36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,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。
37、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《诗经》三百篇,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“思想纯正,没有邪恶。”
38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对任何事物,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,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。
39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君子说话要谨慎,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。
40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,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,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。
41、君子求诸已,小人求诸人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译文 君子一切靠自己, ……此处隐藏8891个字……>12、道德实践的最佳听众是自己的良心。
13、富人不扮演穷人,穷人就在这里。
14、我们坚强的道德是争取物质上的成功;这种道德不仅适用于个人,也适用于国家。
15、即使是最优秀的人,在习惯上也可能是无知和粗鲁的,甚至到了残忍的地步。
16、16谨守己身的,忘记房屋;谨守己心的,忘记身体。
17、不讲道德,就站不直。如果你不能挺直腰板,成为家中的贤人,你将成为一个穷人。
18、对我们来说,仅仅了解美德是不够的;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它,利用它,或以某种方式使我们变得优秀。
19、美德对每个人都是好的;不道德对每个人都是邪恶的。
20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往往与对美的理想的追求相结合。
21、人生是否幸福,是否平安,是否吉祥,要看他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,能否成为社会的榜样。因此,修身养性的教育也成为他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。
22、人类最不道德的订阅者是不诚实和懦弱的。
23、拯救这一天,然后改变,不鼓励。
24、劳动力是尊重。服务社会是一种令人钦佩的道德理想。
孔子的名言121.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2.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
3.学而不思则罔;思而不学则殆。
4.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
5.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6.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7.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
8.“习相近也,性相远也。”
9.“有教无类”。
10.“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!”
11.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”
12.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
13.三人行必有我师焉!
14.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
15.学而时习之!
16.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!
17.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!
18.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!
19.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20.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!
21.三思而后行!
22.敏于事而慎于言!
23.百姓足君孰与不足!
24.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!
25.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!
26.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!
27.德不孤,必有邻!
28.己所不欲,匆施于人。
29.躬自厚,而薄责于人!
30.其身正,不令而行!
31.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32.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!
33.听其言而观其行!
34.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35.不学礼,无以立。
36.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37.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!
38.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下信乎?传不习乎?
39、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
40、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译文孔子说:“君子胸怀宽广,小人忧愁悲伤。”
41、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”
42、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”
43、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44、“智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
45、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
46、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”
47、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
48、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
49、不学礼,无以立。
50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孔子的名言131) 君子喻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
2) 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
3) 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
4) 三人行,必有我师也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
5) 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
6)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7)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
8) 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
9) 子在川上曰:"逝者如斯乎,不舍昼夜"
10) 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矣
11)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12) 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13) 濯足急流,抽足再入,已非前水
14) 朝闻道,夕死可矣
15) 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
孔子的名言141) 子在川上曰:"逝者如斯乎,不舍昼夜"
2) 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
3) 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。
4) 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5) 君子谋道不谋食,……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6) 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
7) 不学礼,无以立。
8) 己所不欲,匆施于人。
9) 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10)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11) 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12)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择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13) 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下信乎?传不习乎?
14) 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
15) 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,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
孔子的名言151.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2.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
3.君子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。察言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
4.为君难,为臣不易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5.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6.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7.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8.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9.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10.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
11.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
12.不能正己,焉能正人。——《论语》
13.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14.有教无类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