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心的观后感
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,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,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。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心的观后感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孝心的观后感1昨天,我看了一个深深的打动人心的,甚至让人落泪的电视节目——《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》。几位青少年、同龄人的故事感人至深、平凡而又美丽。他们不仅面临早起晚睡,面对苦难时又撑起了整个家,把全家的责任交给了自己。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孝心课。看完后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在十位孝心少年中,令我最感动的是黄凤,她从小就离开了母亲,和残疾的父亲相依为命。为了治好父亲的残疾,她不辞辛苦,推着比自己重几倍的铁床,一直把父亲推到了上海这个大城市,带着父亲去医院治疗。她从六岁到十六岁,未曾离开过父亲,总是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。
这些孝心少年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岁,是我们的同龄人,可他们却可以做出许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。他们在那样艰辛的环境下,都可以顽强乐观的生活下去,何况我们遇到一道难题就放弃了,遇到老师批评一次,就自暴自弃,不愿意再学习了。我们怎么能和他们对比呢?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,虽说不上富裕、富贵,但生活得很幸福,整天和家人、朋友,幸福美好而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,而他们呢?要劳累干活;要养家糊口;还要受冻受冷,还要受到饥饿的痛苦。我们是不是要满足呢?
就像诗中说的,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,也许是一处豪宅;也许是一片砖瓦;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;也许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口信;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;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角星;也许是一桌的山珍海味;也许是一个果子上的一朵小花;也许是花团锦簇的华世盛衣;也许是一双洁净的鞋;也许是数不清的钱;也许只是一枚含着体温的体温……但“孝”的天平上,它们等值。乌鸦反哺,羊羔跪乳。百善孝为先!同学们,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以哥哥姐姐们为榜样,做一个孝顺、善良、坚强、勇敢的孩子吧!
感恩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吧!珍惜眼前,握在手中的温暖幸福。孝义本无价,情暖在人间!
孝心的观后感2孝这个字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几笔,但却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德。孝不是古人随便创造出来的字,老在上,子在下,就是时刻提醒我们百善孝为先,让我们孝行天下,把这个中国人必须做到的规矩一代代延续下去。
前一个星期,叶老师推荐我们看了寻找孝心最美少年的颁奖典礼,我被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打动了。他们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,甚至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庭的所有责任。看到这一个个场景,我的脸红了起来。我的年龄和他们差不多,平时在家里听到妈妈说:“心心,赶紧帮我来扫地。”而我却满脸不情愿地说:“我刚刚做完作业,累死了,等一下再来。”每当这个时候,爸爸妈妈就自己忙起来。
我们是00后,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,过着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的神仙般的日子,就像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。每天都是爸爸妈妈为我们服务,没有感谢不说,有时候还会抱怨这个不好,那个不好。独生子女的一代更使我们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。这也养成了我们不团结,没有责任意识的性格。
然而,这些孝心少年却在家里独立分担家务,即使面对困难,他们还是在这条通往孝心大门的路上勇往直前,自强不息。孝是什么?它是一种发自内心表达的情感,哪怕是一件小事。孝是什么?它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。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,孝是用生命交接的链条。从现在开始,我们要树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,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这种精神,如果全中国的同学们都发扬了这灿烂的名族气节,让我们每一个角落都盛开孝心之花。那我们的孝心少年还需要找吗?所以,在这里,我希望趁父母健在的光阴,好好地孝敬他们。哪怕是帮他们捶捶背,帮他们炒菜,一声近在咫尺的问候,一个深情地拥抱。
孝心的观后感31月8日晚20:00,央视播出了“众里寻你——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”。最美孝心少年用稚嫩的双手支撑着一个个艰难的家庭,生活让他们学会了坚强和勇敢,人生的遭遇让他们学会了坦然面对。
来自xxx,从六岁起照顾瘫痪的爸爸和双目失明的奶奶,曾经推着班车行走500多公里为爸爸治病;xxx从八岁起照顾身患尿毒症的妈妈;xxx照顾患肺癌的妈妈和多病的外婆;xxx照顾患白血病的妈妈,把她和妈妈的心血(和妈妈一起绣的“旭日东升”)卖了,给妈妈治病;xxx,母亲去世后爸爸外出打工,姐弟俩放暑假后就下地干活,掰玉米、摘茶叶,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;xxx利用假期帮妈妈卖烤肠,而自己从来舍不得吃一根;xxx一边上学,一边送票赚钱为妈妈治病,就在节目播出前几天,妈妈还是走了;xxx照顾弟妹和奶奶,;xxx十二岁时就捐髓救母;福建的王芹秀照顾身患甲状腺的养父,还有奶奶。
我是哭着看完两个小时的节目的,这些孩子因家庭遭受不幸,失去了本该快乐的少年甚至童年,承受着不该承受之重。在不可想像的困难面前,无一不选择了坚强,用孝心撑起了一片蓝天,为不幸的家庭带来了欢乐。一个个孝敬长辈、自强不息、阳光向上、自立自强的感人,诠释了中华里一个重要的字——孝。再想想我们身边的孩子们,成天只知道玩,向家长要钱,家长给慢了还要使脸色,稍大一点的孩子问家长要名牌衣服,鞋子……这一系列的行为怎能和这些孝心少年比呀。所以,我觉得现在孩子不只是看他们的考试成绩,更多地还是要关注孩子的行为,让我们一起努力,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——孝传承下去。
孝心的观后感4百善孝为先,孝是每一个做晚辈应尽的义务。孝字当头:老在上,子在下,古人这哪是创造字啊!而是给我们立下了一个规矩呀!
观看了颁奖典礼,我深有感触。其中,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只有十几岁的“板车”女孩黄凤姐姐。
8年前,小黄凤还只有5岁,正是父宠母爱、无忧无虑的年龄,谁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,改变了整个家。2001年12月22日,小黄凤的父亲黄志仁在江苏打工时,不慎摔落导致高位截瘫。几个月后,小黄凤的母亲看不到生活的希望,便提出离婚,一走了之。此时,家中只剩下年幼的小黄凤、患有眼疾的奶奶和卧病在床的黄志仁。黄志仁整整两天没有吃饭,他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该如何继续。凭着记忆,小黄凤模仿母亲的样子照顾起父亲。就这样,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。我想对她说:“你是好样的!”
2008年3月9日,小黄凤带着爸爸和年已76岁的奶奶搭上了去上海的顺风车。由于家中全部的积蓄只有27元,祖孙三代便在上海边乞讨边求医。她推着爸爸的铁床,栖息在上海的天桥下,一天只吃一个馒头,幸运的是,小黄凤的孝举引来了社会的关注,北京武警总医院破例收治了黄志仁,为他做了一个疗程的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。
因为他们,父母看到了阳光;因为他们,同伴看到了榜样;因为他们,我们呼吸着孝的气息的同时,触碰到了 ……此处隐藏4062个字……这样世界会更加美好和温馨,还会更加快乐!
孟子有句名言: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及人之幼。天下可运于掌“。这句话就是说要像尊敬自己长辈一样尊敬别的老人,要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,做一个有孝心的人,这就是我的观后感。
孝心的观后感12古人云:“百善孝为先。”这是早已家喻户晓的道理。可是这一句话刺中了多少人的心,让多少人感到愧疚与悔恨?今天,我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,顿时有了许多的感悟。颁奖现场共出现十二个孝心少年,其中,我对这几位少年记忆犹新
今年10岁的王荠悦,从小就是父母的眼睛。4岁时她就学会了乘坐公交车,6岁时就学会了洗衣服、做家务。小手牵大手,一家人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收获了别样的风景。一双眼睛,带给三个人光明。
我第二个佩服的就是大个子男孩王帅康了。他患有“马凡氏综合征”,虽然备受疾病折磨,却是爷爷奶奶的贴心棉袄,不仅洗衣做饭很在行,视力有限的他,还得帮助爷爷捡瓶子,给奶奶喂药、洗脚、按摩。他相信,只要能和家人相互支撑,苦难就一定会过去,面对人生的阴霾,她没有选择退缩到大人的羽翼下,而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孝心”,更用坚强意志诠释了什么是“最美”。艰辛的生活锤炼了她的品格,也让的生活绽放出别样的光彩。
“从小,妈妈就是一句句教我说话的,我不管用多长时间,教妈妈多少次,一定要让妈妈开口说话!”根据“最美孝心少年”徐煜岑的事迹改编的情景剧《加油,妈妈》,生动再现了小煜岑在妈妈患病丧失语言能力后,从吐字发音开始,一步步帮助妈妈重新开口说话的过程。之后,小煜岑上台了,为他颁奖的正是
他不会说话的母亲。在台上,他的母亲为了他,说出“妈妈爱你”的时候,有很多同学在一霎那流下了感动的泪水。在成长的路上,他与他的妈妈携手同行。
希望祖国未来有更多的孝心少年出现!
孝心的观后感13古人云:“百善孝为先”,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孝不是给父母买好衣服,买好东西,而是给父母捶一下背,给父母做力能所及的事,那是你最大的孝心。周末,我观看了《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》。
最美孝心少年有10位,每一位都是家里的顶梁柱,每一位都让我感动,让我感到敬佩。
最让我感动、敬佩的是安徽省五河县的黄凤,她的爸爸在20xx年外出打工,不幸从楼上摔伤,母亲又离家出走了,那一年黄风只有六岁,给黄凤留下了高位截瘫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奶奶,然而黄凤没有放弃,用上百斤的铁床推着爸爸,走了500多公里,到上海给爸爸就医,然而医生说,黄凤爸爸的脊柱断裂,是无法治愈的。但黄凤没有放弃,又相继跑了好几家医院,但医生们都束手无策。黄凤带爸爸求医的视频,很快陪网友相继转发,北京武警总医院,给黄凤的爸爸做了免费的检查,做了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手术,通过黄凤的努力,她的爸爸从以前躺在床上完全不能活动,到现在已经可以在轮椅上来回活动了。
看完这个故事很难体会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担,这样的执着与坚持,这样的信念与毅力,这10年来,黄凤形影不离的陪在爸爸身边,帮爸爸翻身,喂爸爸吃饭,看到这一幕,我被感动了,泪花从我的眼眶中流出……
对于这一代孩子,孝行不该是个口号,而应该是行动。在平常我们就应该干好自己的事情,比如:洗袜子、洗自己的衣服等。多为父母分担点家务活。我以后要好好学习,像这10位孝心少年一样,帮父母分担家务,好好孝敬父母!
孝心的观后感14墙角的野草总能从石缝中钻出,那是刚毅;每一片竹叶都会垂下头,那是谦虚;蚂蚁齐心协力搬动比自己身体大上几倍的东西,那是团结。
俗话说: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”现在想起,还真是这样。
穷人家的孩子很主动,每当家里哪里不干净了,就会拿起扫把扫干净;穷人家的孩子很乖,每当父母叫唤着让他们去干这干那的,他们从不喊累;穷人家的孩子很辛苦,每天要照管几个孩子,还要陪父母去种田,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。
而我们呢?坐在家里,等着父母来帮你做一系列小事。每天早晨上学,就等着父母来帮我们整理书包,穿好衣服,让父亲做专职司机?我们难道是一个公主王子吗?穷人家的孩子生活的大山,家庭的担子也过早地、沉重地压在他们尚且稚嫩的肩上。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在懵懂中学会坚强,在撒娇中学会感恩?
可能我们还会为父母所炒的菜,不合口味,大喊大叫;还会为父母不给我们买一些心爱的小玩具而不依不饶。那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父母所对我们的好,并且早以习惯了这种关爱,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。渐渐会忘了感恩,忘了说声“谢谢”。
当爸爸在灯光下为我们检查作业时,当妈妈清晨六七点给我们做好早餐时,当姥姥在严寒下为我们清洗衣服时,我们一个甜美的微笑,一个温暖的怀抱,一句小小的感谢,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。
我们早应该在幼稚中学会坚强,做泥流中顽强不屈的石柱,险滩中的石块,面对让人畏惧的计时跑,我们绝不退缩;面对家人给予我的“爱”,我要用我毕生的精力去学会“感恩”,同样用爱去报答他们。
长大的道路,也许曲折,但依旧光明!
孝心的观后感15是这些怀着孝,揣着情的少年,让我懂得了孝,懂得了孝的力量,孝的真谛……
十三岁的赵文龙,正是孩子淘气的年龄,可为了照顾身患尿毒症的母亲,放弃了自由。一周六公里的路走了三年,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鞋,路上已不再单调,因为已充满了爱与孝;为了让母亲身体舒适,常常为父母按摩身体到凌晨三点,夜里已不再寂寞,因为已充满了情与真。“用岁月的守护与担当给母亲爱以誓言……
十六岁的黄凤,竟推着重病的父亲去上海看病,用爱创造奇迹;十四岁的吴林香,坚信用爱去创造母亲的奇迹,用情创造真意;十三岁的须庆烨,坚信我是妈妈的孩子,我要为她承担家务,用信念创造勤劳……
虽然我只叙说了其中几位,但他们都持着——孝!且用孝创造攀登生命之巅,人生之峰。虽说“孝是德之本,人人应有孝之心”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?而这几个孩子做到了,在大人都要绝望之际,孩子们却依旧坚信希望:用孝的誓言链条锁着了生命的痛苦,时间的齿轮也虽之戛然而止。
从前,我总是以为我是个“孝子”,幼稚的认为听话懂事,为父母分担家务,烧水做饭,不让父母为我操心,有好吃的先留给父母……以为这就是孝了。可我自从看了这十位孝先少年的行动,太太自愧不如了。孝的品德是要用行动还说话的,证明的,而不是一直“口口声声”说孝了。
孝应趁早而为之,不应等而才复之。人生全孝能几回?
朋友们,我们跑不过时间,面对时间,生命显的脆弱。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?无非是未进孝啊!朋友们,趁你父母亲人健在的光阴,用自己的行动,尽一份你的孝心,人生无憾。
请拿出你的行动吧!因为有爱,所以有孝。
看着父母为你激动或难过的泪水,你不难过么?
父母的善意谎言,你一直以为骗不了你,但你真的明白么?
看完《寻找最美孝先少年》难道你没有感慨么?不应该行动么?
朋友,别孝的太迟!
吉林长春农安县高家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:1439352407
文档为doc格式